壮志凌云飞蓝天 蓝天逐梦为中华

来源:战友杂志在线责任编辑:webadmin
2023-01-12

口述/军休干部 黄联户

1.png

黄联户

黄联户,1957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武功县贞元镇徐家庄;1974年4月由陕西省招飞为空军保定第二航空预备学校第16期飞行学员。2018年4月移交安置在深圳市原军休二所。从军四十多年,他飞行6350小时,没有出现任何事故和差错,被评定为空军特级飞行员,为中国空军的壮大和发展,为守护祖国的蓝天,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。

少年大志 空军招飞圆梦

虽然已经年过六旬,头发灰白,但黄联户穿上军装后,浑身上下依然透露出中国空军的英姿飒爽和凛然正气。安然静坐,蓦然回首,历历往事,仿佛昨日刚刚发生。

1957年3月,他出生在陕西省武功县贞元镇徐家庄一个农户家庭。“小时候生活很艰苦。那时农民靠天吃饭,几乎顿顿吃坏地瓜。”燕雀虽小,常有鸿鹄之志。虽然黄联户当时经常吃不饱肚子,但他自小就痴迷在蓝天上自由翱翔的空军战机。“初中时,我们家离部队机场不远,飞机一起飞就从我家村口上空经过。那时,我就对空军非常羡慕,每每飞机从头上飞过,我就在地下又跑又叫。”

“1973年,是空军恢复从地方选招飞行员的第一年。那年我正好初三应届毕业,在县里组织初检时,最后只选上我一个。”经过大半年层层筛选,1974年4月21日,已读高一的他终于等来了被中国空军录取的通知。

鸡窝里飞出来一只金凤凰,这一下轰动了学校和整个十里八乡。校长激动地说:“这是我们绿野中学第一位走出去的空军战士!这是我们全校的荣誉!”

“回家后我告诉父母,第二天就要去报到。晚上,家里一下挤满了人。第二天早晨8点,乡亲们在我家门前开始敲锣打鼓欢送我,当时太激动了……”

那一幕全村集体出动欢送他的场面,让他永生难忘。肩负着所有父老乡亲的的荣誉、期盼和鼓励,黄联户踏上了前往空军报到的征程。

航校锤炼  上战机忘生死

年少的黄联户,在走出火车踏入航空预备学校大门后,似乎已经有所感悟:当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捆绑在一起时,生命从此便拥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。

“我们是空军建军后招收的第16期飞行学员。当时,前三个月先补习文化课,同时每天进行两个小时军事训练和两个小时的体能训练。每周还有三天旋转滚轮、长短跑等科目训练。经过十个月的地面训练,有不少学员被淘汰,只有通过所有科目考试合格,才能转到航校继续学习飞行。”

“1975年初我们转到航校,先进行地面航空理论学习,后正式进入外场空中飞行训练。”学飞行第一关,就是过高空跳伞关!黄联户至今难忘他跳伞的经历,在空中看到祖国壮丽山川大地的美景和感受。

“记得是在5月份的一天清晨,我一登上飞机,心情很紧张,也无比激动,因为我是副班长要带头跳。飞机上升到800米跳伞高度后,教员打开舱门,大喊一声:‘跳!’我伸头往下一看,一眼看不见底。外面的风呼呼地刮在脸上,心一下提到嗓子眼。当时也顾不得多想,眼一闭就跳了下去!人在空中打了几个滚后,‘啪’的一声伞开了,我一下悬在空中不动了,睁眼一看,天空真美啊!地面真漂亮!油菜花、水库,青山绿树等等,都特别好看!队友们也一个个跳了下来,大家都在空中使劲地喊叫,释放那紧张和激动的心情。”

1976年的7月,年仅19岁的黄联户从航校正式毕业。这时他已从一个农村少年,变成了一个英姿飒爽的中国空军飞行员,被分配到了位于哈尔滨的中国空军第二试飞大队。

黄联户所在的空军第二试飞大队一共试飞两种机型:一个是轰-五,一个是直升机。相比空军飞行员驾驶的经过各项检验合格的飞机,试飞员试飞刚制造出的飞机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,因此也是十分危险。他们无疑是在用自己的生命,为后面的飞行员保驾护航。

“刚分配过去时,不仅要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航空理论,还需老飞行员传教帮带,手把手传授经验。经过刻苦钻研和努力,两年后,我于1979年正式参加新机出厂试飞,根据所掌握的航空理论知识、飞行中根据各种数据显示和在各种情况操作过程中,综合判断飞机是否有问题。落地后,保障人员根据我们反映的情况和判断,逐一排除故障,再开会和我们交流。然后,我们再次试飞,直到所有问题都解决后,我们签字交付,飞机才可以交付给部队使用。”

黄联户试飞的是中国轰-五轰炸机。这是我国参照苏联伊尔-28轰炸机,改进设计并试制生产的一种喷气式战术轰炸机。虽然他是在后方试飞,但是危险程度也堪比在一线战场。“我们试飞大队住的那栋家属楼一共有四层,每个单元每层有三户。我住的那个单元,每一层都陆续有试飞员发生意外事故而牺牲。”

说到这里,黄联户无限感慨。当时,他每月工资是52元。牺牲战友的抚恤金也只有六七万元。每个人每天完全是凭着满腔热血,忘记个人生死安危,来驾驶战机一次次冲向蓝天。

一生飞行 转教员屡立功

在第二试飞大队工作7年后,1982年年底,因为轰-五轰炸机已老旧而停产,黄联户被调入空军哈尔滨第一航空学校三团任飞行教员,从事飞行教学工作。“到航校搞飞行教学工作,安全意识必须强。上飞机前,有没有要求,我都要按照试飞时养成的习惯,带着学员对飞机再做一次认真的检查。”

“八十年代初期,为遏制飞行事故发生,空军党委制定一系列安全规定,所有参加飞行人员,开始累积飞行安全时间,要求每次飞行无任何事故发生,无任何错忘漏发生,并由专职人员记录在个人飞行记录薄上。在上级部门监督下,通过评比检查和考核者,根据职务权限,上报军委空军和各级空军审批通过后,可立三等功、二等功。中间有任何一次失误,安全飞行时间就会清零,重新积累。从飞行技术角度来看,这样的激励制度,对保障飞行安全和加强空军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。空军部队的飞行员,一般一年平均飞200小时左右。我从上飞机开始,一共安全飞行了6350小时,从头到尾,经有关部门严抠细查,没有出现任何飞行差错!”

2.png

黄联户年轻时留影

飞机不同于汽车等,在空中无法停机维修。所以,稍一疏忽就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。加入空军以来,黄联户几十年安全飞行从无差错。优异近乎完美的飞行记录,让黄联户一共荣获了两个二等功,两个三等功,并被评定为空军特级飞行员。

“我在2010年开始,慢慢退出教学一线,进行一些理论教育研究。在空军部队,运输机飞行员到55至57岁就不再飞了。我是2014年57岁飞到最高年限才停飞了。这一飞就是40多年。”

“入伍四十多年,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:本本分分做人,扎扎实实做事,兢兢业业飞行。只有这样从一点一滴做起,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,才能完成组织和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。每次飞行从接受任务,准备、计划、实施到完成任务,保证安全落地后的喜悦,才感到这是人生最踏实的时候!”

回首来路 感恩建党百年

2014年停飞退休后,黄联户来深圳看望儿子,对深圳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,希望退休后,能来深圳养老。为给孩子落户,他把一生40多万的积蓄拿出来,给儿子付首付买房。最后,经过一番周折,终于在2018年的3月份办完移交手续,被安置在深圳市军休二所,在深圳安居养老。

“深圳市领导、市政府、深圳市军休所对老干部,老军人非常关心,每年都组织很多活动。我们的福利待遇也很好。所以,我退休在深圳生活得很幸福。去年上幼儿园的孙女接到要求,每个小朋友要和家人表演节目。因为孩子父母上班,没有时间陪伴,任务落在了我这个老人家肩上。在儿媳妇建议下,在演出的晚上,我穿上军装和孙女一老一少表演走队列和敬礼,在幼儿园获得了轰动。孙女很自豪,也很受鼓励,说长大了她也要向爷爷一样当解放军!我小孙子现在还没上幼儿园,说要跟他姐学习,跟爷爷学走正步。”

一生走来,从农村娃到空军飞行员,从食不果腹到老有所养,黄联户用自己的一生,亲身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,到富起来,到强起来的过程。面对深圳翻天覆地的变化,他百感交集,感慨万千:“我们国家的国防能力越来越强大。想想过去,那时候我们国家老机型停产,新型号研制不出来,空军的状况和国家安全真叫人担心。现在看看咱们的运-20、歼-20等等,咱们的卫星,咱们的火箭,真叫我们感到自豪!国家综合国力方方面面都强起来了。所以,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,我对我们国家越来越有信心!”

3.png

黄联户与孙女表演节目